【講座】2021/05/05(三) 不動產交易安全–法律觀念宣導與實務分享
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謹訂於110年5月5日(星期三)下午2時至5時,邀請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鄭麗燕法官擔任講師,於該所4樓會議室舉辦「不動產交易安全–法律觀念宣導與實務分享」專題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4月30日(星期五)前報名。
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謹訂於110年5月5日(星期三)下午2時至5時,邀請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鄭麗燕法官擔任講師,於該所4樓會議室舉辦「不動產交易安全–法律觀念宣導與實務分享」專題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4月30日(星期五)前報名。
營建署表示,考量民眾對於租屋需求持續增加,租金補貼戶更自今年起擴大辦理至12萬戶,整合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兩居住協助方案有兩模式,一是租金補貼房東房客同時轉入包租代管;二是房東轉入包租代管,房客續留租金補貼。整合方案的實施,房東增加修繕、公證及居家安全險等3項費用補助,房客亦可評估補貼金額高低選擇整合方案,讓房客住得更安心、更安全、租金負擔更輕鬆,房東享有更多的稅優,此外,透過業者的專業服務,租賃雙方皆可享有收租、代管及關懷訪視等高品質服務。
市民朋友們通通有福了!以往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總是尋尋覓覓各式政府資源,除了需要到處收存機關辦理說明會的時間,深怕錯過申請,在看到長篇大論的申請辦法,一時之間也難以消化,但現在,通通免擔心!北市都更處推出創新服務,首度整合北市府多元的社區資源計畫,即日起至110年7月9日止,只要15人簽名連署,社區資源行動說明會就會宅配到社區為大家服務!
北市都更處表示,政府的社區資源有百百種,但因機關部門專業分工,往往計畫資源散落在各局處,本次試辦「社區資源行動說明會」的便民服務,首次彙整7個與社區資源息息相關的局處、15項與社區相關的計畫資訊,將媒合專人到社區為大家解說想要了解的計畫內容,並且提供現場諮詢,讓市民朋友們,不再苦惱政府資源在哪裡!
政府祭出系列打炒房措施,房價依舊居高不墜,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會持續關注房市數據,若有必要不排除祭出第三波房市管制;至於是否靠升息遏止房價上漲,楊金龍認為,增加實質投資更為關鍵。
政府去年底祭出一連串打炒房措施,從需求面、供給面、制度面三管齊下,除了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4月9日更三讀通過房地合一2.0,稅制也有調整。
楊金龍今天赴立法院財委會就「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情形」進行專題報告,民進黨立委郭國文關切房市現況,楊金龍坦言,價格都在上漲,交易、房貸餘額還在增加;郭國文追問,如果市場狀況沒改善,是否不排除祭出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楊金龍點頭認同,表示應該是會如此。
郭國文進一步拋出建議,可將自然人第二戶貸款成數限制至5成,楊金龍回答「應該也可以納入考慮」
統計近15年的買賣移轉棟數變化,平均每年約有34.2萬棟的買賣移轉登記產生,不過整體的結構卻有明顯改變,房市從早期的北市當領頭羊,逐漸轉變為各區各擁題材各自表現,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的2020的移轉棟數,都已經在15年的長期均量之上,單就移轉表現來看,大台北以外都會區崛起的跡象明顯。
以2020年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來看,雙北市比15年長期均量還少17%~27%,反應雙北市2020的買賣移轉棟數仍低於長期水準,不過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的移轉棟數都在近15年均量之上,反映這些區域2020的房市買氣,已經在長年的水準之上,表現也比雙北市更熱絡。
2021-04-16 16:23經濟日報 康堃皇
2020年為房市反轉之後,交投最熱絡之年度,尤其預售屋產品由於簽約款相較於中古屋來得輕鬆,工程款也可分期付款,甚至有建商開出低首付、零工程款,讓自住客、置產族趨之若鶩,然而預售屋最大的缺點就在於看不到實體,且交屋前產權都屬於建商,因此買房除了房價很重點,可別忘了契約內容。
2020年全台房市沸騰,尤其雙北市以外的都會區、城鄉區,隨著疫情解封,資金充沛,可抗通膨增值的不動產成為熱門首選,自住客、炒作投資客爭相出籠,因此促成排隊買房、糾團購屋之誇張情況,然而許多人買房第一考量都是房價,都想買到最低房價,想搶到熱門建案,但卻忽略了契約書條款不公平之狀況,其實像是交屋保留款、建材規格、通知交屋期限、房地面積誤差及其價款找補以及外管線費用等,都是合約內常見的四大陷阱。
2021/04/17 04:00 文/記者張瀞勻
如果樓市橫盤乃至下行,或者整個市場陷入高庫存的境地,樓盤爛尾倒還情有可原。為何市場明明還在向好,無論是銷售還是房價都在創出新高,為何爛尾仍舊層出不窮?
一個原因是,激進擴張帶來的代價。
中國房地產是典型的高周轉、高槓桿、高負債模式。通過舉債進行擴張,在樓市繁榮期,誰敢於負債,誰敢於加槓桿,誰就能一朝沖天。
然而,雖然樓市熱度不減,但宏觀政策已經開始收緊。從最初的房企融資監管,到去年橫空出世的“三道紅線”,再到今年的房貸“兩道紅線”,樓市“控槓桿”的趨勢有增無減。
這種背景下,那些高槓桿房企,自然要直面基本面變化的衝擊,挪用預售資金、樓盤停工乃至爛尾,就不是孤立事件。
新華社報導有句話形容得相當到位:當“十口鍋五個蓋”的遊戲難以為繼,購房者就不得不為開發商的挪用行為“埋單”。
另一個原因是,樓市正在告別普漲時代,結構性分化是大勢所趨,一旦佈局失誤,很容易陷入泥淖。
去年以來,全國樓市呈現全面分化之勢,以深圳、廣州、東莞、杭州、合肥為代表的城市房價大幅上漲,而天津、濟南、鄭州、石家莊、哈爾濱、環京等地房價仍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