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自由時報】大片廠房變住宅 景美溪水岸31.26公頃開發

新北市政府20日公告劃定位處景美溪旁的新店榮工廠周邊為都市更新地區並訂定更新計畫,未來將推動都更,區內一整片老舊廠房透過更新後,將規劃產業、住宅、商業的複合式土地使用模式,總面積超過30公頃。

新北市都更處指出,多處舊有工業區面臨轉型檢討階段,而新店榮工廠位處景美溪、寶橋路及中興路所圍街廓,範圍內工業廠房老舊,且未經整體規劃、缺乏公共設施,致土地使用效益不彰,有更新的必要,因此市府劃定新店榮工廠地周邊地區為更新地區,面積約31.26公頃,共計劃設6處更新單元,以「整體規劃、個別開發」為方向。

點閱更多

 

2020/08/21 13:14 文/記者張瀞勻

 

【中央社】北市華光特二開發 地上權70年綁財政部舊址釋出

北市精華區可供開發土地稀缺,華光「特二」國有地活化方向備受矚目,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將採景美財訓所模式,將「特二」70年地上權綁財政部舊址重建案釋出;除禁建住宅,商辦、旅館、商場用途群可開發。

台北市精華區土地開發向來備受關注,外界高度關注的杭州南路二段、愛國東路口的華光特區「特二」國有地,目前暫借北市府作為南門市場中繼地,但將於2023年7月將回收活化。

此外,財政部轄下,包括國產署及部本部愛國西路舊址,因屋齡老舊、地震導致結構損害等原因,都面臨重建需求,高昂重建經費,難以編列預算方式支出。

蘇建榮今天指出,行政院已初步同意財政部所提出的國產署、財政部舊址重建規劃,均將採興建財政部現址的景美財訓所土地開發模式,綁定北市精華地地上權及辦公廳舍重建需求,包裹在一起進行限制性招標。

點閱更多

2020/08/19 20:56 記者吳佳蓉

【自由時報】國家住都中心桃園將建4千社宅 2023年前完成發包

中央成立「國家住宅及都市中心」在全國興建社宅,其中桃園市盤整出12塊國有土地,初步規劃興建3949戶社宅,另市府規劃29處社宅、都更分回部分數量達8412,合計達12361戶,這12處中央興建社宅,將以桃園區慈文段、中壢區前寮段速度最快,預計2023年會完成所有工程發包。

由國家住宅及都市中心(國家住都中心)興建12處社宅,以中壢區最多佔了4處,分別是南富台新村、慈安社會住宅、前寮段、振興段,其次是龍潭兩處,分別是龍華段、永興段,其他6處分別在桃園、八德、平鎮、大溪、楊梅、蘆竹等區,由於市府12處社宅基地並無龍潭、大溪,國家住都中心興建設宅,也彌補龍潭、大溪沒有社區的遺憾。

點閱更多

2020-08-20 19:56:35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

【經濟日報】危老申請 7月降至22件

今年7月全台危老受理申請件數共22件,核准78件,申請、核准件數都比6月的46件、161件減少,步調趨緩。據了解,一方面因為5月前危老申請爆量,能遞案的大多已送件,地方政府仍在消化申請案;另一方面,尚未送件者可能仍在整合階段,或是在等待更多政策獎勵。

雖然申請步調暫緩,但危老仍然夯,日前市調機構指出,今年前七月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中,危老、都更占比達65%,創下新高,未來變數低、容積獎勵明確的危老重建仍後市可期。

點閱更多

2020-08-20 11:39:42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每日經濟】2020中國城市居住“比拼”:深圳競爭力最強,長沙購房成本最低,成都醫療資源覆蓋最高

不同城市在居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哪座城市的居住競爭優勢更強?

分城市等級看,一線城市的居住競爭力指數整體高於新一線城市;從區域格局看,成渝城市群(成都和重慶)的居住競爭力指數最高,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廣州、東莞、佛山)和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和天津)則緊隨其後。

19個城市中,深圳居住競爭力指數最高,且指數得分明顯高於廣州、成都、武漢、北京等城市。從細分的指標維度看,深圳居住成本雖然在樣本城市中是最高的,但是其在樓盤品質度和居住生活便利度方面狂攬兩項第一,且城市擁堵指數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排名靠後。

點閱更多

【經濟參考】中國政策基調不變 下半年樓市預期向好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儘管在疫情衝擊下樓市經歷短暫停擺,不過調控政策並沒有大規模鬆綁,今年的兩會對於房地產的定調依然是“房住不炒”與“因城施策”。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衝擊下,由於行業基本面受到較大的影響,駐馬店、廣州、寶雞、青島、濟南、柳州等多城市嘗試出台刺激需求端的政策,不過這些政策均在發布一兩天后,因被大眾關注並討論後又迅速撤回。

  相對於容易引起市場緊張情緒的需求端刺激政策,允許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延長開竣工期限、降低預售條件、下調資金監管要求、增加信貸額度、加快經營性用地出讓等對於供給端的幫扶政策相對更好地緩解了房企的壓力。

點閱更多

【經濟參考】中國縣城城鎮化補短板迎信貸 支持新政新基建等成重點

 通知稱,支持領域聚焦縣城及縣級市城區,特別是120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地區,兼顧鎮區常住人口10萬以上的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2015年以來“縣改區” “市改區”形成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

  具體到支持的領域,通知明確,一是縣城產業平台公共配套設施。支持區位佈局合理、要素集聚度高的產業平台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內重點園區、縣城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等。

  二是縣城新型基礎設施。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建設5G網絡、物聯網、車聯網和骨幹網擴容等。支持市政公用設施數字化改造項目,包括改造交通、公安和水電氣熱等領域終端系統等。支持大數據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建設集約化數據中心、供應鏈數字化平台和產業數字化平台等。支持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項目。

【World Property Journal】Living Anywhere: COVID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About Real Estate

The coronavirus accelerated a "work from anywhere" revolution faster than anyone anticipated. Thi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real estate market. Employers and workers are embracing the freedom of where to live and work; and if that trend holds, a shift in real estate demand will occur on a global scale.

頁面

Subscribe to 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中心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