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經濟日報】未繼承房地創新高 土地近1個金門大、建物約4棟101

根據內政部的未辦繼承登記土地及建物列冊管理統計顯示,2018年底全國未辦理繼承的土地有1.47萬公頃,已經是接近一個金門的面積規模,另外全台未辦理繼承的建物則有47萬坪,面積約4棟101大樓。

官方估計光台北市到今年3月為止,就有561億的土地無人繼承,推估全台未繼承的土地金額價格可能破千億元。而常見未辦登記的原因有「繼承人間意見不同」、「產權複雜且價值低」及「不諳法令」、「稅務問題」等因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人口老化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連帶近年的繼承移轉棟數也持續創下新高,不過北市地政局曾統計2012年到2016年每年的繼承人數與繼承取得人數比例約為60%,還有將近4成繼承人未繼承取得不動產,顯見不動產發生未繼承的狀況相當普遍。統計近10年未辦理繼承登記的土地面積增加58%,建物未辦理繼承面積則暴增143%。

 

點閱更多

 

2019-04-25 12:45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自由時報】頂新棄守三重地 茂德都更特快車「割稻尾」

北台灣三大推案建商之一的茂德機構,去年中以旗下國巨投資名義,砸130億元接手頂新集團旗下頂率開發股權,取得味全三重新燕廠土地所有權及開發主導權。頂新因捲入食安風暴卡關都市計畫變更,茂德接手後,隨即將其中兩成地改走都更案,力拚通過新北市府都更審議、大賺容積獎勵;有學者推算,區內土地幾乎百分之百為茂德所有,僅一座8.84坪的T棚,補償費40萬餘元,卻能換得最高逾2千坪的都更容積獎勵,可說是頂新養地數年、卻讓茂德機構「割稻尾」。

 

 

2019/04/29 12:49文/記者徐義平、高嘉和

【工商時報】銀髮安養宅結合都更 助政策

政府最重視的銀髮、都更危老重建兩大政策有「二合一」空間,國內包括金融及建築業等業者及專家建議,政府現在不論是推都更或是危老建物重建,在新建物規劃時,都可將社區型銀髮安養宅的規畫納入,如此一來,不僅可同時助攻兩大政策,未來社區型的銀髮安養宅更可望在全台遍地開花。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世界各國中,日本步入高齡社會的時間最快,但日本在銀髮安養照護不論政策制度或老人住宅、安養機構,其多樣性及社區參與度,都最值得師法。

合勤健康事業董事長、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秘書長李柏憲引述日本近九年來的發展經驗指出,日本在2011年修訂「長者居住法」,放寬經營長者住宅的申請,甚至還能取得政府的資助修建老舊建物,為老人建立「無障礙生活空間」,同時給予租稅優惠,吸引更多的企業投入經營長者住宅。

 

點閱更多

 

工商時報 朱漢崙 2019.04.29

【第一財經】中國今年棚改開工量腰斬,十年棚改為何急剎車?

一份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各地棚戶區改造任務約285萬套。這遠低於外界此前450萬套的預期,與2018年的626萬套相比,今年棚改開工計劃目標已經腰斬。從投資上看,2018年中國棚改投資1.74萬億元,2013~2017年全國棚改完成投資約6萬億元。開工規模的大幅縮減,直接影響是棚改投資總量下降,進而影響上下遊產業諸如水泥家電等的市場需求。影響還可能會擴大到三四線樓市。這些原本受益於棚改擴量和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地區,一旦棚改縮量,疊加貨幣化安置政策收緊,其房地產市場會如何演變,不得不令業界關註。

 

點閱更多

2019年04月26日 09:26 第一財經

【Global Property Guide】Taiwan's housing market is gaining momentum

House prices up by 1.92% y-o-y in 2018

Nationwide house prices rose by 1.92% during 2018, an improvement from the prior year’s 0.55% growth and its best performance since 2013. Quarter-on-quarter, house prices increased 2.2% in Q4 2018. House prices have fallen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after dramatic government measures to curb speculative house purchases.

Watch more

【中央銀行】108年3月金融情況

貨幣總計數 3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M2月增率分別為0.37%及0.24%,均較上月為低。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上升為6.87%及3.10%,主要受資金流入之影響。累計本年1至3月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6.46%及3.05%。

準備貨幣 3月準備貨幣日平均數為4兆1,462億元,較上月減少1,116億元。其中,流通中通貨(通貨發行額扣除央行庫存現金)受農曆春節過後通貨陸續回籠影響,減少1,746億元,金融機構存放本行準備金則增加630億元。3月日平均準備貨幣年增率為5.59%,較上月之6.46%下降0.87個百分點。累計本年1至3月日平均準備貨幣之平均年增率為6.38%,較上年同期之4.42%為高。

 

點閱更多

【國家發展委員會】108年3月份景氣概況

108年3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0分,較上月增加3分,燈號續呈黃藍燈;景氣同時指標仍持續下跌,但跌幅不再擴大;領先指標轉呈上升亦連3個月走高,反映景氣走緩現象或將改善,但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展望未來,3月資本設備進口創歷年單月新高,並創近25個月最大升速,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亦為近兩年同月最高,顯示民間投資將持續擴增,加以台商回台投資件數與金額持續增加,政府加速危老重建、都市更新,落實公共建設計畫等,均有助提升國內投資;此外,政府優化所得稅制,鼓勵節能低碳消費,亦可望激勵消費。
       外需方面,美中貿易轉單效應挹注部分出口,加上智慧行動裝置新品陸續上市,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5G通訊等新興商機持續發展,下半年出口可望逐漸回穩;惟近期IMF調降全球經濟與貿易成長展望,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潛在風險,對國內景氣影響仍須留意。

 

點閱更多

【CRIC】中國22個重點城市土地市場地價、庫存風險解析

近兩月,在市場迎來“小陽春”的同時,土地市場也呈現明顯的回暖趨勢。尤其是二線以及部分強三線城市土地拍賣競爭加劇,溢價率、地價持續攀升。與2018年四季度和2019年1、2月份”冷淡”形成強烈對比。 

近期,住建部發布地價波動的“預警”,但部分城市土地市場仍然高熱不下。接下來市場會不會有調整?哪些城市的土地風險較大,中長期需要謹慎對待?又有哪些城市短期市場仍然相對健康?

2019年一季度以來,二、三線城市土拍溢價率觸底反彈,“百輪”土拍的激烈競爭在多個城市重新出現,土地市場出現回暖跡象。究其原因,除了政策寬鬆的預期外,融資到位、新一年拿地指標下放、一季度樓市出現“小陽春”也是促使土地市場回暖的原因之一。 

 

1、一季度土地溢價率觸底回升,多幅地塊競拍逾百輪

土地市場回暖,溢價率是最直觀的的反應指標,也反應了在當前市場預期下,地塊在開發商評估中的價值水平。從整體溢價率變化來看,2018年下半年各月土地市場平均溢價率普遍低至10%以內,2019年一季度以來,土地市場溢價率在持續走低了半年之後終於有了起色:2019年1 -3月平均溢價率分別達到10%、11%和21%,相較去年下半年顯著回升。從整體溢價率回升也可以看出當前土地市場已經開始回暖。 

 

【易居研究院】“庫存五分法”供地規則出台13城符合“加快供地”標準

 報告摘要:

  1、庫存:2019年第一季度庫存出現暫時性的回落,這和市場交易相對活躍的態勢有關,符合市場預期。

  2、存銷比:2019年3月份百城庫存存銷比為10.2個月的水平。基於“庫存五分法”的概念,百城總體上符合“增加供地”的標準。

  3、預測:2019年第二季度政策環境或有變動,其或影響市場成交和庫存去化週期,即去化週期有可能反彈。

 

點閱更多

頁面

Subscribe to 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中心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