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上季房價指數下跌 七都僅高雄續漲
信義房價指數顯示,近三年多來房價漲勢加劇,2019年漲幅約3%,2021年提高至10%,2022年漲幅擴大至15%左右,自2019年第三季以來,全台各都會區房價已連續12季上漲,三年間波段的漲幅高達35%,不過,去年第四季出現了首次的反轉,全台平均出現1.7%的跌幅。
信義房價指數顯示,近三年多來房價漲勢加劇,2019年漲幅約3%,2021年提高至10%,2022年漲幅擴大至15%左右,自2019年第三季以來,全台各都會區房價已連續12季上漲,三年間波段的漲幅高達35%,不過,去年第四季出現了首次的反轉,全台平均出現1.7%的跌幅。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年1月分數為42.7分,較去年12月減少4.1分,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6分,對應燈號維持象徵復甦安全的綠燈。展望後市,住展分析,年後房市指標新案將進場,有望發揮集客效應,但買方是否結束觀望,還是要觀察329檔期的新案定價策略。
央行於購地貸款規範增訂相關作法,7日增修訂「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問與答,調整為為了加速借款人辦理所購土地的動工興建,除了不可歸責借款人因素者外,動工期限原則以18個月為限。
根據財政部公布稅收統計,土增稅 1 月稅收 51.11 億元、年減幅 52.1% 呈現腰斬,連續 10 個月衰退。財政部統計處專委梁冠璇表示,衰退縣市主要以六都為主,土增稅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16 億元。
通膨威力驚人,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04%,其中房租大漲2.44%,創26年半最大漲幅。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除了維修成本高漲,房東考量通膨壓力,於合約到期後漲租可能也有影響。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it a record high in 2022, even as political tension heightened between the world’s top two economies.The bilateral goods trade between the countries rose to $690.6 billion last year, according to official US data, which was released Tuesday.
The preliminary consumer sentiment index for February increased to 66.4 from 64.9 in January, the university reported Friday. That’s the best reading since January 2021, when the index read 67.2.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發布111年第3季房市指標溫度計。住宅市場供給面及需求面均由穩定綠燈轉偏熱黃紅燈,構面分數亦同步上升;交易價格面維持過熱紅燈,構面分數持平;交易量能面由穩定綠燈轉偏冷黃藍燈,構面分數下降;負擔面則維持過熱紅燈,構面分數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