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內政部公告「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辦法」草案
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辦法草案總說明 為依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一規定辦理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爰擬具「 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俾使直轄市、縣(市 )地政機關及需用土地人作業有所依循。其要點如下:
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辦法草案總說明 為依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一規定辦理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爰擬具「 徵收土地使用情形通知及公告作業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俾使直轄市、縣(市 )地政機關及需用土地人作業有所依循。其要點如下: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天表示,全民對於房地產炒作深惡痛絕,內政部將在新一波修法中明確定義炒作樣態。據了解,包括發布假訊息、排隊製造熱銷假象、透過社群揪團炒作等三種樣態,都會在法案中明列,符合炒作定義者可開罰一百萬至五百萬元。
內政部去年底宣布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祭出包括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嚴懲炒作者、預售屋解約需申報、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五記重拳。花敬群昨天接受網路節目「新聞不芹菜」專訪時表示,修法主要禁止預售屋換約,杜絕炒作管道,他形容,「就像小偷沒有地方賣贓物,偷東西就沒有意義。」
財經部會聯手打炒房奏效了嗎?中央銀行昨(23)日公布,五大銀行1月新增房貸為688.61億元,為三個月低點,較去(2021)年12月大減141.6億元,中央銀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分析,除去年12月適逢年底,為房市交易旺季外,財經部會聯手打炒房,「對市場也有一些作用出來」。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1月新增房貸金額為688.61億元,月減141.6億元,蔡惠美指出,主要原因有二,包括年底為傳統交易旺季、會墊高比較基期,另外,央行去年12月宣布第四波房市管制,內政部等其他部會也採取相關打炒房措施,對市場的抑制作用逐步顯現。
通膨上升帶動房市熱鬧滾滾,房價全面大漲,繼2020年上漲7%,2021年持續上漲了15%。央行、金管會針對金融機構阻斷炒房金流,預期整體銀行業的放款,2022年將成長6%,較2021年的7%微幅下降,銀行放款將被迫更多元化,例如工業相關的企業投資放款。
惠譽透露,可能修正台灣今年利率的預測,從先前預期的「不升息」修改至些微的調升,「較高的利率將可能抑制台灣的高房價」。
惠譽金融事業評估部門統計,房貸與建築放款占國內銀行業總放款比重,由2019年底的35%提升至2021年底的37%。建築放款約占國內銀行業總放款的9%,並於2020年與2021年分別成長18%與14%,遠高於銀行業同期總放款年增的5.5%與7.0%。不動產相關放款項目近年來已躍為銀行業「持續上升」的集中風險。
近日,山東菏澤、江西贛州、重慶等多地傳出房貸政策鬆動消息。據證券時報報導,山東菏澤多家大行紛紛下調住房按揭貸款首付比例,各家銀行對名下有無住房、有無住房貸款記錄、是否已結清貸款的首付比例進行分級執行,執行首付比例普遍在20%-40%之間,此前執行首付比例最低為30%。按揭利率由首套房5.95%、二套房6.14%分別下調至5.6%和5.95%。除菏澤外,江西贛州、重慶等地也有部分銀行將首套房按揭貸款首付比例下調至20%。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係統百城價格指數對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調查數據,2022年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1784元/平方米,環比止跌轉漲,漲幅為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