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函釋】關於都市更新條例108年1月30日修正公布前(下稱本條例修正前)第22條同意比率計算疑義

一、復本部營建署案陳貴局109年8月11日新北城更字第1094708898號函。

二、查本條例修正前第22條多數決之立法精神,係因都市更新旨在改善都市窳陋頹舊環境,復甦都市機能,增進公共利益,因此規定達到一定比率之所有權人同意即得申辦都市更新。另本條例修正前第7條第1項之立法原意,係考量災後重建或防災需要,具有更新急迫性,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視實際情況迅行劃定更新地區,另為爭取實施時效及協助整合實施,復於本條例修正前第22條第1項適度降低同意門檻,俾利儘速推展重建更新事業,先予敘明。

三、所詢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後,因更新單元範圍調整再次辦理公開展覽前,經貴府考量為確保民眾居住安全及協助自主更新,依本條例修正前第7條第1項第2款規定迅行劃定為更新地區,涉及本條例修正前第22條第3項公開展覽期滿時同意比率之審核,應依再次辦理公開展覽期滿時之更新地區劃定情形據以計算,始符合本條例修正前第7條、第22條爭取更新時效、協助整合更新之立法意旨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迅行劃定更新地區之本意。至於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是否合理、可行,以及部分所有權人撤銷同意之事由及其意見,涉關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審議執行範疇,請本於權責自行核處。

【自由時報】逾30年老屋超過400萬戶 蔡:加速危老都更 創3贏

危老都更案已從平均每年四十件逐年翻倍成長,今年一到八月創下九五六件的好成績,並在危老都更推動中,創造「民眾、專業從業者、產業界」三贏局面。

蔡英文表示,透過都市更新,可以讓民眾享有舒適且符合安全標準的防災建築;而隨著危老都更的推動,政府創造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例如「都更危老推動師」;且危老都更的推動,可為房地產帶來新商機與機會,可說是新的火車頭,為產業帶來蓬勃發展。

點閱更多

 

2020/09/21 05:30

【經濟日報】最複雜公辦都更招商完成 全坤打造少青銀共融社區

台北市大安區嘉興街都市更新案出資人綜合評評選出爐,由全坤建設(2509)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將興建地上18-19層,地下5層的SRC大樓,全案投資總額約31億元,將可創造93億產值,預計最快10月完成簽約,113 年底前內完工。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嘉興街都市更新案,堪稱近年產權最複雜的公辦都更招商案,私地主多達67人。當地很早就有建設公司進行整合,一直沒結果,民國102年政府也列入公辦都更示範計畫,但直到二年前國家住都中心成立後接手整合,近日終於完成。\

嘉興街都市更新案位於嘉興街、樂業街,基地面積合計約1,548坪,土地使用分區屬於住三及商一,鄰近六張犁捷運站,位於大安區精華地段。個案更新後除保留原有商業機能及興建住宅外,將以智慧綠能計畫改造街區,為社區帶入為改變的新動力。

點閱更多

2020-09-18 10:04:08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自由時報】上樓就不想下樓 北市公寓增設電梯最高補助330萬元

北市老屋存量為六都之首,平均屋齡約34.6年,更是全台平均建物最老的城市,30年以上且無電梯的公寓超過8萬棟,根據台北市都更處統計,2015年開辦的「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補助方案」針對電梯增建最高可補助330萬元,目前已有36件申請案,最新完工的是位於大安區潮州街的「旭大華廈」,不僅獲准百萬補助款,更為年長住戶大幅改善生活。

台北市都更處指出,過往都更實施重點以往多著重在「拆除重建」,然在所有權人整合不易、資金負擔較重,加上北市土地建物密集度較高,無法輕易進行都更重建或改建,如何讓「老公寓居民及長者的進出無礙並提升居住安全」,成為北市府施政重點。

而都更處持續推動「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補助方案」進行增建電梯及修繕整理的方式,使市民改善居住品質,提升整體環境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自2015年起推出協助老舊建築物更新增設電梯補助,迄今已有36件申請案。

點閱更多

2020/09/21 10:23文/記者張瀞勻

【自由時報】資金氾濫、利息貼地 都會重劃區地價應聲上攻

台灣抗疫有成,加上央行日前公布五大行庫7月新承做房貸利率為1.359%,為歷史次低水平,資金湧進國內,然而都會區指標重劃區交通建設話題多,吸引建商競價購買土地,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從央北重劃區、桃園青埔特區、台中單元12、南科LM特區到高雄亞洲新灣區,漲幅最高達2倍,顯見開發商搶買土地勢在必行。

觀察實價資料,指標重劃區土地價格在2018年起房市回溫以來皆有明顯漲幅,漲幅至少都在一成以上,其中又以14期重劃區漲幅最為驚人,重劃前後土地交易價格已翻2倍成長,台中市單元12也不遑多讓,從2018年每坪26萬元,大漲60%,達到40萬元,今年建設大爆發的桃園青埔特區,也是北台灣最大黑馬,2018年至今地價上揚53%,此外,央北重劃區、中路特區、小檜溪重劃區、LM特區、亞洲新灣區價漲10.7%~44.1%不等。

點閱更多

【經濟參考】中國統計局:前8月房地產銷售額增速轉正

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顯示,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8454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前7月提高1.2個百分點;房地產銷售額96943億元,增長1.6%,增幅今年以來首次轉正。

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多個典型指標或增速上調,或降幅收窄。1-8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397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增速比1-7月提高0.3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139917萬平方米,下降3.6%,降幅收窄0.9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37107萬平方米,下降10.8%,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

房地產銷售方面,1-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984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1-7月收窄2.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前8月銷售額96943億元,增長1.6%,1-7月為下降2.1%。

【中新經緯】中國樓市再收緊:多地增值稅

今年被兩次約談後,成都出台了“房產新政 15條”,成為全國第24個發布調控政策的城市。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從7月開始,已有超過24城發布累計30次樓市調控政策。業內人士分析,本輪房地產調控大部分城市的政策力度有限,包括成都等房價明顯上漲城市,調控力度難以全面抑制市場上行,料“金九銀十”房價將繼續上漲,但漲幅放緩。

點閱更多

【每日經濟】無錫加速覺醒,還用擔心蘇南掉隊嗎?

上一次無錫因太湖進入全國視野,還是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

對此,《決策》雜誌有一段反差感極強的描寫:

就在一年前的2006年,國家環保總局前腳剛把全國僅6席的“首批國家生態城市”稱號中4個頒給蘇州的崑山、張家港、常熟和無錫的江陰,後腳氾濫的“太湖藍藻”就無情“打臉”:蘇南粗放式經濟發展的後遺症已經十分嚴重。

這與外界對“蘇南模式”的矛盾印象恰好吻合。

1983年,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小城鎮再探索》一書中提出“蘇南模式”。當時,全國正處於新一輪發展的探索期,蘇南三市創新選擇了集體經濟、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殺出一條村鎮“農轉工”、就地城鎮化的“血路”。此後,經歷亞洲金融危機,鄉鎮企業遭受重創,蘇南再次借助浦東發展的機遇轉向外向型經濟。

點閱更多

頁面

Subscribe to 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中心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