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2021/7/29(四) 線上免費講座-不動產專業實務課程
(一)日期&主題(講師資訊詳如附件):
(1) 7/29(週四)房地產趨勢/台北市不動產熱點新思維
(2) 8/05(週四)實價登錄2.0房價透明時代來臨之因應
(3) 8/12(週四)危老都更法令與實務解析
(二)時間:下午 2:00
(一)日期&主題(講師資訊詳如附件):
(1) 7/29(週四)房地產趨勢/台北市不動產熱點新思維
(2) 8/05(週四)實價登錄2.0房價透明時代來臨之因應
(3) 8/12(週四)危老都更法令與實務解析
(二)時間:下午 2:00
一、 目的: 為降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對臺北市經濟及社會之衝擊,提供市 有不動產租金減免,以減輕市有不動產承租人、使用人或受託人 (以下簡稱承租人)之負擔,協助安心抗疫,期儘速恢復其經營 能力。
二、 優惠對象:
(一) 使用市有不動產作營業使用之承租人,但承租人如為他級政 府機關及其所屬事業機構、金融機構、公用事業機構及廣播 電視、電信事業機構,以契約約定得轉租並實際轉租作營業 使用者為限。
(二) 使用市有不動產作住宅使用之承租人,含出租國民住宅、社 會住宅、市有出租住宅之承租人及地上權國民住宅、住宅坐 落市有土地且與管理機關訂有租約者。
三、 實施期間:110年5月1日起至110年7月31日止。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內政部處理違反平均地權條例第四十七條第六項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之一第六項事件統一裁罰基準」,業經內政部於110年6月29日以台內地字第1100262946號令訂定發布,公告周知。
提供台灣歷年來的房地產市場大事紀,更提供逾二十年的全台西部七大都會區之房地產相關供需統計數據,包含坊間不易取得之房價資訊,各行政區之過去11年成屋成交狀況統計,亦摘選當年度特別議題作深入探討,以及對照總體經濟與重要政策分析對產業及市場的影響。
◆ 前期年鑑目錄文章參考
https://www.ncscre.nccu.edu.tw/annual
全國各縣市「囤房」情形全都露,根據財政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全台各縣市中,以新北市近7.2萬人擁有非自住住家最多,而其中更有1,771人囤房五戶以上;其次為台中市6.2萬人,第三名為台北市近5.7萬人。
不過財政部表示,此統計為「縣市歸戶」結果,由於個人可能會跨縣市持有房屋,與全國歸戶情況會有所落差;此外持有非自住住家的原因也很多,還須進一步研究是囤房炒作,抑或是繼承祖產等複雜原因所致。
房屋稅籍組成相當複雜,財政部曾在今年2月底首度以房屋稅籍資料為基礎,並排除地下室、騎樓、升降機構造、共有、營業、自住住家用(含公益出租)、部分自住非自住混用等情形,而得到「最接近」實際囤房情況的「非自住住家用」統計。
當時財政部採用「全國歸戶」方式,統計2020年全台共約48.2萬人持有非自住住家房屋,其中9,628人囤房五戶以上,囤房族首度現形。
2021-07-12 03:57:06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攸關房屋稅多寡的「房屋單價」,自7月1日起調漲6.25%,即是新建物得多繳6.25%房屋稅,而桃園市282條道路地段稅率也有微調;另,重大工程施工道路兩旁房屋可減徵房屋稅10%至30%,也擴大至以施工道路為主要通道的巷弄房屋,都能享有減徵房屋稅10%。
市府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表示,桃園市於2015年時一口氣將「房屋單價」調漲60%,今年參酌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依照2015年60%基準再加10%,總計調漲70%。他舉例說,同樣結構的房子,2015年6月30日以前評定為每坪1萬元,2015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則調漲為1.6萬元,今年7月1日以後成為1.7萬元,與去年同時期相較,等同漲了6.25%。
7月1日開始房地合一稅進入2.0時代,專家多半認為,對預售屋衝擊較大,以往購買預售屋獲利是隔年5月份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但現在預售屋的獲利必須於簽約後,30日內申報房地合一稅,不併計綜合所得總額。
不過細分 細分這次預售屋的房地合一稅,雖然比原來併入所得稅總額申報嚴苛,但也算非常人性化,並非無利可圖,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說,因為預售屋的取得及改良費用都幾乎是0元,唯一可能發生的移轉費用是仲介費,所以,預售屋若是透過仲介公司成交,該仲介費是可以憑發票扣除的。
而若非透過仲介公司成交,或是仲介費用未達售價3%或30萬元者,仍可主張扣除售價3%計算費用,最高30萬元為限,不需要舉證的費用。
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修法,針對耐震不足、明顯危害公共安全建物祭出棒子與蘿蔔,針對新法適用對象,內政部近期已預告認定辦法,評估方式及程序比照危老條例,但考量代拆程序涉及民眾權益,在危險建物的認定上較危老更加嚴格。
內政部積極推動都更及危老,統計至今年6月底,全台累計已受理申請2,136件危老重建;不過截至5月底,今年都更核定件數僅18件,速度略為緩慢。
2021-07-12 03:57:07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於下季度房價,有25.5%的居民預期“上漲”,52.3%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0%的居民預期“下降”。
據了解,該項調查是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城市對2萬戶城鎮儲戶進行問卷調查的結果。
調查報告顯示,在收入感受方面,14.9%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比上季度下降1.5個百分點,72.5%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度上升2.1個百分點,12.5%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比上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51%,與上季基本持平。
對於下季度物價,24.9%的居民預期下季度物價將“上升”,55.5%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
關於下季度房價,25.5%的居民預期“上漲”,52.3%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0%的居民預期“下降”,12.2%的居民“看不准”。
此外,在消費、儲蓄和投資意願上,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5.1%,比上季上升2.8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49.4%,比上季上升0.3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25.5%,比上季下降3.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