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因糾紛解除契約返還土地所有權,仍需申報土地增值稅
買賣土地於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後,因雙方解除契約而返還土地所有權時,還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土地買賣於辦妥所有權移轉登記後,其物權登記即具有公示力且依法已取得所有權,縱使事後雙方解除原契約,已繳納之土地增值稅亦不得申請退還。該局指出,若因雙方契約解除,買方將土地返還移轉給賣方時,即屬土地所有權之移轉行為,仍應重新申報土地增值稅。
買賣土地於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後,因雙方解除契約而返還土地所有權時,還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土地買賣於辦妥所有權移轉登記後,其物權登記即具有公示力且依法已取得所有權,縱使事後雙方解除原契約,已繳納之土地增值稅亦不得申請退還。該局指出,若因雙方契約解除,買方將土地返還移轉給賣方時,即屬土地所有權之移轉行為,仍應重新申報土地增值稅。
市有土地面積合計占該都市更新單元土地總面積達二分之一以上者, 得由財政局或本府城鄉發展局專案報本府核定,由本府主導辦理都市更新。且市有不動產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第五條之一規 定參與重建者,於重建計畫向危老重建主管機關申請之日起,準用 第十一點第一項及第三項規定;於重建計畫因失效、撤銷、撤回、 駁回者,準用第十一點第二項規定。
配合當前國家淨零轉型推動電動車重大政策,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於112年5月8日經行政院審查通過,內政部於112年7月13日提送修正內容及說明至行政院,待行政院院會討論後依法制作業程序辦理。相關法案之推動,結合交通部推動電動車輛檢驗、經濟部建立充電設備國家標準及內政部消防署強化建築物消防設備相關規定,各部會齊心努力,達成國家淨零轉型發展電動車之目標。
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表示,考量臺灣地震頻繁,危老重建及都市更新有其必要性,「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修正草案已在113年7月11日函請立法院審議中,後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期盼立法委員及各界支持,以儘速完成修法,透過增加改建誘因,放寬實施容積管制前已掛號申請建照的建築基地也可適用原建築容積更新重建,來提高建築物所有權人參與都市更新意願,讓全國8,216棟6層樓以上合法建築物約27萬戶能盡早完成改建,以達成提升建築物與民眾居住安全的目標。
中央銀行 13 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和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 2%、2.375% 和 4.25%,符合市場多數預期,但再度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 0.25 個百分點 (調升 1 碼),並再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將打房措施進一步收緊。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8 月從熱絡黃紅燈轉為穩定綠燈,風向球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走升的分數為預售屋推案量,三降為來客組數、成交組數、新成屋戶數,持平的是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整體分數為 51.7 分。
央行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市場解讀為史上最嚴格信用管制。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認為,受影響將是有真正住屋需求的民眾;代銷業者則表示,政府雖立意良善,但有點急就章,甚至有點違反信賴保護的原則,呼籲央行針對換屋以及購買預售屋2大族群,不在管制範圍。
財政部今天公布新青安8月受理戶數6226戶、撥貸戶數5684戶,分別月減8.5%及27.8%。公股銀主管分析,除民俗月影響,也因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設算的比率仍偏高,現在要先消化已核貸的案件;此外,銀行加強貸前、貸後管理態度明確,可能讓新青安假性需求逐步消退。
央行19日宣布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視為史上最重房市管制政策,震驚市場,總裁楊金龍更直接向投資客宣戰,展現去除房市過度槓桿的決心。專家直言,3指標顯示房市已成未爆彈,央行必須「打破台灣人對於房價一直會上升的迷思跟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