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確保國土計畫制度如期上路 國土管理署正式啟動各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審議工作
國土管理署表示,依據國土計畫法第45條規定,直轄市、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最遲應於114年4月30日前完成公告,屆時區域計畫法將不再適用,國土計畫新制度將正式上路,地方政府後續將依照功能分區圖來做為轄內原非都市土地管制的依據。
國土管理署表示,依據國土計畫法第45條規定,直轄市、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最遲應於114年4月30日前完成公告,屆時區域計畫法將不再適用,國土計畫新制度將正式上路,地方政府後續將依照功能分區圖來做為轄內原非都市土地管制的依據。
為落實居住正義,財政部下修「豪宅稅」課徵標準 1 千至 2 千萬元,臺北市為 6 千萬元、新北市為 4 千萬元,新竹縣市及其他 4 都為 3 千萬元,其他縣市為 2 千萬元,課稅基準為按照實際成交價課 17% 稅。
國家住都中心今天說,公辦都更案招商成績亮眼,去年促成4案招商,投資金額達新台幣298億元;住都中心成立至今5年多來,已累計12案招商,總投資金額達794億元,今年預計再推出5案具潛力案件。
房仲業者引述內政部統計,2023年底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僅剩下2.53人,再創歷史新低,因小家庭仍是主要家庭結構,導致每戶人口數量緩慢減少,加上房價高檔,也讓小宅化趨勢不變。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月房租指數為105.19,再創新高。專家指出,租金走揚反映市場供不應求,其中一項主因為新屋房價持續上揚,帶動中古屋租金產生比較效應,墊高地區租金行情。
囤房稅2.0將於明年5月正式開徵,財政部今天公布課徵基準草案,主要分為直轄市、非直轄市2組課徵,針對不屬於繼承共有、也沒有出租做有效利用的「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六都適用稅率3.2%起跳、非六都2.6%起跳。
Based on Redfin's latest market data, the typical U.S. homeowner has spent 11.9 years in their home, up from 6.5 years two decades ago. Homeowner tenure peaked at 13.4 years in 2020, just when the pandemic set off a moving frenzy, and has declined since 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