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條例今協商 拚本會期三讀
工商時報 彭媁琳 2018/12/24
為加速推動都更,立法院將於今(24)日進行朝野協商,討論都更條例修法,若獲得共識,可望於本會期逕付二、三讀。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指出,已經與立委、社會團體進行全面性溝通,並沒有特別需要擔憂的條文。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推動危老條例、社會住宅、都更條例修法、國家住都中心等4大住宅政策,蔡英文任期剩下一年半,剩下都更條例修法尚未完成。
立法院今天將進行朝野協商,討論都更條例修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條例等2項重要法案,若能獲得共識,這2項法案將於這個月底結束的正式會期或是1月中旬的臨時會中,獲得三讀。
花敬群表示,立法院審議法案的時間有限,許多重大法案都在排隊,內政部對於都更條例修法仍然樂觀看待,如果朝野協商獲得共識,就能盡快完成三讀。
極端氣候 打造不怕淹水的韌性城市
MyGoNews蕭又安 2018-12-14
與會專家從個別的建築到整體的都市規劃多有不同建議,提出承洪韌性、智慧防汛、親水城市與城市水庫的概念(圖:信義房屋)
新聞摘要
-
面對極端氣候 打造不怕淹水的韌性城市
【台灣經濟研究院】107年11月景氣動向調查
觀察近期國際情勢,歐元區與日本經濟復甦動能不足,中國經濟 成長放緩態勢明顯,儘管美國經濟表現依然強勁,然近期國際油價大 跌、聯準會持續升息、貿易爭端未解以及減稅效應漸退,恐影響美國 明年經濟展望。在國內部分,美中貿易爭端持續影響廠商信心,令廠 商保守觀望,加上預期明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智慧手機需求飽和等 情況下,製造業廠商對於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多以保守看待;服 務業方面因全球股市大幅修正,國際資金撤離股市,令台股跌破萬點, 影響證券業者看壞當月景氣;營建業方面受惠於年底趕工潮,且不動 產業因民俗月遞延買盤再加上大量的交屋潮,推升買賣移轉量明顯成 長,有利於營建業廠商對於當月景氣看法轉好。根據本院調查結果, 經過模型試算後,10 月製造業與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皆呈連續三 個月下滑態勢,營建業則由下滑轉為上揚。
【台北市地政局】107年10月臺北市不動產動態月報
10 月建物買賣登記件數與建物買賣登記棟數較 9 月增加 107 年 10 月建物買賣登記件數 2,236 件,較上月 2,016 件增加 220 件, 增幅 10.91%。較去年同期 1,124 件增加 1,112 件,增幅 98.93%,較去年平 均 1,268 件增加 968 件,增幅 76.34%,較 10 年均值 3,127 件減少 891 件, 減幅 28.49%;而建物買賣登記棟數 10 月 2,489 棟,較上月 2,179 棟增加 310 棟,增幅 14.23%。較去年同期 1,683 棟增加 806 棟,增幅 47.89%,較去年 平均 1,954 棟增加 535 棟,增幅 27.38%,較 10 年均值 3,275 棟減少 786 棟, 減幅 24%。
宗旨願景
第427期今年北台全年推案恐破兆 回到前波高峰水準
【信義房價指數】 2018年11月大台北月指數
信義房價指數╱2018年11月大台北房價指數
2007年年中以來,台灣房地產景氣循環由擴張進入衰頹的轉折,隨後適逢兩岸正式開啟雙向交流,同時卻又遇上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這兩年台灣房市就在結構性的轉變以及來自市場內外兩股巨力的衝擊下,都會區房價呈現90年代以來最快速且劇烈的波動。為使房價指數能夠反映瞬息萬變的房市脈動,信義房屋再開業界先河,首創「大台北都會區房價月指數」,讓各界掌握「真實且即時」的房價動向。
由於大台北月指數主要做為信義季房價指數的輔助解釋工具,因此自2016年起,大台北月指數將依據信義季房價指數之既有模型進行調整,並將指數基期自2001年調整至2011年,讓大台北月指數更易於參考與使用。
【信義房價指數】 2018年第三季
季別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台中 | 高雄 | 台灣 |
---|---|---|---|---|---|---|---|
2018-Q3 | 278.04 | 296.99 | 304.77 | 221.34 | 307.51 | 258.53 | 283.98 |
2018-Q2 | 275.93 | 298.37 | 307.39 | 221.39 | 309.57 | 257.60 | 285.55 |
增減率(qoq) | 0.76% | -0.46% | -0.85% | -0.02% | -0.67% | 0.36% | -0.55% |
〈台北都會〉《台北市政總檢討系列6–都市發展篇》公宅目標戶數改口 都更進度慢
自由時報 鍾泓良/特稿
柯文哲過去四年都市發展兩大政策主軸為「公共住宅」及「都市計畫」,截至今日,柯文哲任內完工二三三八戶,已超越過往市府成績,但並無達到上任初期所喊的「四年兩萬戶」;另,市府在東、西區門戶計畫、社子島等大型都市計畫都有所斬獲,但除此之外其餘了無新意,再加上「開發總舵手」副市長林欽榮跳船,未來四年難有標新立異。
柯文哲任內完工二三三八戶,越超過往成績,但並無達到上任初期所喊的「四年兩萬戶」,圖為八月招租的興隆二區公宅。(資料照,記者鍾泓良攝)
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