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政部公告「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修正要點如下:
- 結構安全性能評估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辦法辦理。(修正條文第6條)
- 社會住宅之獎勵項目、計算方式、優先申請社會住宅容積獎勵之都市更新事業情形。(修正條文第7條之1)
- 修正綠建築、智慧建築、無障礙環境設計、耐震設計之獎勵項目應踐行事項及保證金計算方式。(修正條文第18條)
- 修正條文第七條之一自發布日一定期日施行。(修正條文第21條)
修正要點如下:
內政部持續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臺中市北區進化北路(中清路至崇德路)道路、共桿建置及人行道改善工程」完工,本工程總經費7,200萬元,優化臺中市重要幹道-進化北路改善工程,建置行人通行安全及無障礙空間,並增設庇護島、避車彎等,有效降低人車衝突,提供民眾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
內政部辦理114年新春記者會說明新年度重要政策「老屋延壽計畫(草案)」,依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顯示,臺灣在今年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另目前全國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建物約有500萬戶,超過總體住宅存量的半數,國內面臨人屋雙老議題。內政部將針對30年以上4~6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就其室內外空間給予經費補助,使房屋經由適當的整建維護來延長使用年限。
邁向2025年之後的房市,在政策打擊短線炒房後,市場專家普遍預期未來一年,勢必進入商辦熱、住宅冷的格局;尤其住宅市場,雖擁有三大利多:新青安仍助攻首購剛性需求,資金動能仍在,跌價風險不如想像中大,但仍面臨四大變數的挑戰,包括信用管制短期內難獲鬆綁,地緣政治衝突風險,川普2.0時代來臨、中美貿易戰恐升溫,買房被變相升息,總體來說,2025年將面臨「量縮價修」的挑戰。
房市景氣低迷、新青安房貸熱潮退燒,加上1月農曆春節連假使工作日較少的影響,1月六都買賣移轉合計1.42萬棟,月減33.7%、年減43.2%,房市「霸王級寒流」持續籠罩,各界普遍認為,政策壓抑與房貸緊縮若未見鬆綁及改善,2025年交易量仍難見回暖。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信義兒福公辦都更案5大基地已於今年1月全數招商完成,住都中心借鏡日本大手町都更模式,在台首創連鎖式公辦都更,成功攜手國美、順天、大陸、冠德、遠雄等五家建設團隊注資190億元,將在總面積達2.83公頃的土地下,打造信義區全齡社區和新創聚落。
根據六都地政局今天公布今年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總計1萬4226棟,為2023年1月以來最低,月減33.7%,年減43.2%,各大都會區不分南北皆大幅萎縮;其中,新北市1月量能年減50.5%,直接腰斬,衰退幅度為六都之最。
中央銀行今 24 日公布第四季理監事會議會議記錄,可看出未實施第八波打炒房措施的原因,數位理事在會中均表態,被視為「金龍海嘯」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有初步成效,後續視情況調整;值得注意,央行理事們除了關注融資租賃公司資金動態,也提及「應避免農會信用部成為另一個打炒房的破口」。
The Federal Reserve’s preferred inflation gauge moved even higher in December, driven largely by rising energy prices as well as food. However, a closely watched measurement of underlying inflation trends indicated some progress in the fight to rein in price h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