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114年房屋稅首次適用房屋稅差別稅率2.0 將於5月1日開徵
今年開徵的房屋稅是首次依房屋稅2.0新制課徵,其中屋主如果是全國僅有一屋且無出租、無營業,並完成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設有戶籍登記,將享有1%自住最優惠稅率,但同時針對多屋族、空置房屋將採較高稅率課稅,房屋稅額會增加,稅率最高為4.8%稅,但若有提供自住(全國限3戶)及辦理申報出租房屋且租金收入達到租金標準,則可適用較低的稅率優惠。
今年開徵的房屋稅是首次依房屋稅2.0新制課徵,其中屋主如果是全國僅有一屋且無出租、無營業,並完成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設有戶籍登記,將享有1%自住最優惠稅率,但同時針對多屋族、空置房屋將採較高稅率課稅,房屋稅額會增加,稅率最高為4.8%稅,但若有提供自住(全國限3戶)及辦理申報出租房屋且租金收入達到租金標準,則可適用較低的稅率優惠。
一般不動產交易在辦理所有權移轉前須先經稅務機關辦理查欠後,始能完成產權移轉登記,但經拍賣而移轉產權的房屋及土地,則由執行機關代為扣繳稅捐並於取得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明書後,1個月內應至地政事務所辦理過戶登記。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出,黃金帝國大樓結合東側彰化縣政府所持有的公有宿舍群,合計開發面積為5,033餘平方公尺,基地位於員林市博愛路、正興街及中正路所圍街廓,其中中央已核定補助432萬元,協助彰化縣政府推動公辦都更相關作業,未來將興建1棟住商混合大樓,設置鄰里活動中心及員林派出所等公益設施,並預計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等標章,有效發揮公辦都更的公益性,帶動地方發展,促進民眾生活福祉。
自《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以來,台灣的物業管理與服務便進入法制化的新時代。適逢條例施行30週年,面對都市化、少子化、高齡化與科技化的多重挑戰,物業管理產業也必須面對服務轉型升級與挑戰。
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特別邀請社團法人台灣物業管理學會郭紀子理事長,以台灣物業管理的轉型與創新為題,本次演講將從三大主軸出發,深入探討物業管理如何在法制、科技與服務三方面推進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與品質提升。第一部分「法制奠基與驅動」,解析《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演進歷程,探討法制制度如何成為城市治理與社區韌性的基礎,並深究其對物業管理實務及整體產業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二部分「科技發展與技術驅動」,聚焦關鍵科技在物業服務場景中的應用與變革,剖析科技如何重塑服務模式、提升效率與創造新價值。第三部份「服務升級」,結合實際案例,分享社區前期規劃策略、住戶行為分析與爭議事件的應對機制,並說明政府在輔導制度與政策支持中的角色與作為。最後提出物業管理產業面臨的關鍵挑戰與未來趨勢,邀請大家共同思考台灣物業管理的下一步發展方向。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表示,建商呼應市況而不再推出創高價案,銷售手法仍以低首付為主,也會進一步「客製化」付款方式,大致應是以建商貸款來提升新屋去化速度。另外,房價附帶裝潢、一卡皮箱(拎包)入住也是傳統讓利手法。在新北市新店區、桃園市龜山區的熱門住宅地帶,也見知名建商採取這類促銷手段。
全台完工交屋潮到了,但面臨房市買氣降溫、川普關稅戰政策下引爆股災而致資金斷鏈,將使交屋風險大增,業內示警,此前咬牙買房的族群,即超過五成以上、逾5萬戶的交屋者,最嚴重恐將面臨「斷頭」風險。
受近期政府「打住不打商」影響,不少私法人將置產眼光看往商用不動產,甚至不惜砸重金整棟帶走,房仲業者以統計數字指出,過去一年以來,「打包式」購樓蔚然成風,如士林區承德路四段一處 12 樓商辦,去年底以 5 億 6688 萬元由私法人整棟帶走。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新北商辦交易量突破新台幣百億元,創實價登錄以來新高,以產業自用買盤為主力;在辦公室舊換新、跨區搬遷、資產配置等3大需求下,新莊包辦逾5成交易量,為最熱門辦公聚落。
財政部公布最新房屋租金標準,為貼近市場價格,這次制度全面翻修,針對住家用房屋首度區分為新標準單價(新屋)、舊標準單價(舊屋)兩種,並納入土地價值作為計算基準。以六都來看,舊屋租金標準普遍加嚴,除了牽動房東五月報稅列報租賃所得的查核基準,也將影響房東明年房屋稅是否能適用較低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