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臺北市113年度公寓大廈維護修繕補助開放受理 最高補助130萬元
為增進公寓大廈維護管理成效及提升居住安全,臺北市今年修正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維護修繕補助要點。補助92年以前領得使用執照且已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成立管理組織並完成報備之社區,並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開放受理申請。
為增進公寓大廈維護管理成效及提升居住安全,臺北市今年修正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維護修繕補助要點。補助92年以前領得使用執照且已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成立管理組織並完成報備之社區,並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開放受理申請。
臺北市內湖康樂街136巷公辦都更案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575專案計畫公告實施後受理的第1案,經專業團隊協助完成第二階段方案評估並召開說明會,同時啟動意願調查,意願書經檢核後意願破8成,已超過第二階段意願門檻,臺北市政府將協助公開評選實施者以推動後續都市更新程序。
臺北市健康社會住宅首屆青創戶即將於今年7月入住滿六年,將啟動第二屆青創戶徵選,徵件期間自5月10日(五)早上10時至5月30日(四)下午5時止,都發局表示,邀請有興趣參與鄰里交流、社區營造及社區公共事務的市民朋友,一同加入青年創新回饋計畫。
為協助廣大租屋族,內政部繼112年7月推出租金補貼2.0,放寬適用對象,讓整體核定補貼件數倍增超過50萬戶後,再於日前公告「住宅租賃糾紛法律扶助規定」。
今年北市辦公大樓受到矚目,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主因目前商辦空置率下降、租金與價格都有上揚空間,且信義計畫區A級辦公大樓在租金與價格上揚帶來的比價效應,更激勵北市商辦、廠辦交易熱絡,連一般類型的商辦也受到矚目。
ESG浪潮下,有綠碳節能標章加持的頂級商辦,成為市場焦點;商仲專家指出,2014年前,頂級辦公室租金行情與同區域的A級辦公室差距僅15%以內,不過2019年起頂辦溢價率已逾25%,顯示綠色建築已成為商辦租金能否攀升的關鍵因素之一。
受到房價上漲與新青安政策帶動之下,台北市 2024 年第一季坪價百萬小宅成交的占比達到 23.3%,比例寫下新高,每 5 間小宅的交易就有 1 間單價百萬元,比例超越去年全年的 18.2%。
中央銀行今年3月決議升息半碼,打擊電價調漲可能引發的通膨預期,今天理監事會議事錄出爐,顯示央行理事的鷹派立場。有位理事認為,未來若通膨居高不下,可能繼續升息,其餘理事也多強調,必須密切關注通膨發展,展現央行穩定物價的決心。
中經院今天公布4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維持緊縮,但指數回升1.5個百分點至49.4%,為2023年3月以來最佳水準。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製造業前景仍有不確定性,不過復甦態勢愈來愈明顯,情勢如同「微風中揚帆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