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聯合新聞網】銀行逐利 社會責任 矛盾怎解

【聯合新聞網】銀行逐利 社會責任 矛盾怎解

焦點新聞
/
市場動態
/
台灣

作者:陳明吉/政大財務管理學系教授 黃瓊瑩/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

近日許多民眾在申辦自用住宅貸款時,常被銀行以「額度受限」等理由婉拒。行政院昨天拍板,讓新青安貸款不再受「銀行法」限額規範,以紓解公股行庫近來出現的房貸塞車問題,特別是名下無自用住宅的購屋族群貸款排隊與延宕的情況,理應能讓青年自住購屋者暫時鬆一口氣。卻也再次提醒我們,銀行業在房市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

過去台灣房市長期火熱,輿論多半將矛頭指向建商、投資客與政策設計的盲點,但往往被忽略的是,銀行其實同樣是推動房市的重要力量。透過房貸與建築融資,銀行決定了誰能買得起房、建商能不能推案,更藉由利率與貸款條件,牽動房價的起落與市場的心理預期。

點閱更多

※ 以上評論 不代表本中心立場

 

閱覽次數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