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華夏時報】中國央企密集轉讓旗下房地產項目,背後有何深意?

【華夏時報】中國央企密集轉讓旗下房地產項目,背後有何深意?

焦點新聞
-
產業動態
-
大陸
閱覽次數255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信息梳理統計,11月以來,房地產行業產權轉讓項目共有18個,相當於今年前10個月的總和。其中:2月2個,3月2個,5月3個,7月1個,9月3個,10月7個。

  《華夏時報》查閱北京產權交易所看到,上述項目出資人都是央企,包括招商局、華僑城、中化集團、中信集團、中國電建、新興際華集團等,轉讓項目均處於資不抵債。

  實際上,自2019年5月以來,就有部分央企對旗下房地產項目進行股權轉讓,包括保利、中化、華僑城、中航工業、中國電建、中國通用技術、中國電子、國機、中國有色等。記者梳理髮現,除保利、中化、華僑城外,其餘多家央企並不在國資委確定的16家房地產主業央企名單之列。

  “央企近期密集轉讓旗下房地產項目,應該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出於落實三年改革行動方案的需要;如把非主業的房地產項目對外轉讓,回收資本更好聚焦主業主責,或是加大對新興產業投資力度;二是為了完成2020年底負債率比2017年底降低兩個百分點改革目標的需要;房地產項目是負債率較高的項目,房地產項目的轉讓可以對降負債做出較大貢獻。”11月28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同日,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其實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表面上的確是房地產市場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一些非主營業務的央企,最近幾年一直在離開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從調控政策角度來說,有一些收緊,對於開發商也有一些影響。整體來看,央企退出房地產跟調控政策關聯度不大,主要還是一些常規性的舉措。

點閱更多

我要分享: